教育部力推小學初中對口入學以破解小升初難題 |
編輯:大慶思銳家教咨詢有限公司 時間:2012/04/01 字號:大 中 小 |
摘要:教育部力推小學初中對口入學以破解小升初難題 |
寒假結束,下周中小學生將重新回到學校,開始新學期的課程。教育部在開學前確定了基礎教育2012年的工作重點,“減負”再次成為關鍵詞。教育部表示,將力推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實行“小學初中對口入學”以破解小升初難題。
為了增強“減負”的實際效果,教育部在今年的工作要點中提出了比以往更加具體的操作方式,通過一系列規章制度保障減負成效。包括:推動建立教學活動安排公示制度、義務教育畢業學業考試試卷質量評估制度、學生體質健康情況通報制度、課業負擔征求意見制度、加重學生課業負擔責任追究制度、家校聯動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中小學生每月至少有一天到校外組織開展社會實踐和文體活動,每天有1小時體育鍛煉。同時還要持續開展“學業·負擔·興趣·責任大家談”活動,引導教師、校長、家長關注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細節和自己的責任。 小升初一直是令家長們頭疼的“老大難”問題,也是小學生課業負擔沉重的重要因素。教育部重申,執行義務教育法關于就近入學的規定,按照區域內適齡兒童少年數量和學校分布情況合理劃定每所公辦學校的招生范圍。此外,教育部特別提出,要因地制宜地推進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把分設的小學和初中學校對應起來,讓小學生直升入對口初中,逐步實現屬于義務教育的初中與非義務教育的高中分離,提高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的比例。據了解,此前本市不少區縣已經將“小學初中對口入學”作為主要升學途徑,即幾所小學對應幾所初中,學生先填寫入學志愿,再通過計算機按志愿隨機分配。 針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入學問題,教育部要求將常住人口全部納入區域教育發展規劃,將隨遷子女全部納入財政保障范圍,推動將隨遷子女納入電子學籍管理系統,簡化入學手續,支持規范民辦隨遷子女學校發展,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幫助他們融入城市生活。同時,推進義務教育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和學籍數據庫建設,實現學籍跨省變動的網絡化處理,掌握學生跨省流動和農村留守兒童信息。推動實行農村留守兒童的普查登記制度和教職工結對幫扶農村留守兒童制度,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安全保護預警與應急機制。 另據了解,今年還將公布2517個縣級單位到2020年10年間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時間表。 |
上一條:教育部、黑龍江政府共建東北林業大學 | 下一條:2012高校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課題開始申報 |